2025年2月24日上午,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,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省擘画了美好蓝图,注入了强大动力。连日来,康大师生持续热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大家纷纷表示,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以昂扬向上、奋发有为的姿态,立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,为建设教育强省和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康大力量。
党委书记 卓光琳
全省教育会议对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。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、内容体系、实现路径和落实举措,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建立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打造党建工作品牌。以省级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,打造“一总支一品牌、一支部一特色”党建工作新格局。要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充分发挥属地产业优势,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,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群,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突出为谁培养人、怎样培养人,深化产教融合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,在特色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,推动学校事业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,为教育强省建设做出康大的贡献。
党委副书记、执行校长 朱金龙
落实大会精神,我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按照“扩容、提质、强服务”的目标要求,推进改革赋能,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。一是加强内涵建设,推进实施“强本筑基”工程,迭代1+2+3+N综合育人课程体系,扩大1+1+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,探索试点专业课程改革“101”计划,继续推进教师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。进一步打造就业品牌。二是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,稳步提高办学承载能力。加强专业建设,大力推进护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。加大教学投入,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等新设专业实训室建设,加快实训教学场所智能化提升改造。三是统筹整合资源发挥带动作用,提高服务社会能力。坚持系统思维,加强校企、校校、校地合作。统筹黄埔区产业资源优势,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、黄埔区和阳春市中职学校及企业建立联动帮扶机制,通过帮扶实现共同发展目标。扎实推进中高职学校实践共同体建设。
党委委员、副校长 钟新波
大会提出“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”。我校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,重点发展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健康护理等新兴专业,推动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精准对接。同时,学校将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,通过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计划、教学能力大赛等途径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。在教学工作中,学校将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,推动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联合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,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,助力实现“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”目标。
党委委员、副校长 刘永钦
全省教育大会指出,要坚持“五育并举”、德育为先,牢牢抓住德育这个根本,着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。我校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深化“五育并举”育人模式改革为抓手,持续健全“三全育人”体制机制,推进综合育人课程体系建设,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。进一步巩固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成效,强化安全工作合力,健全制度机制,排除风险隐患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 梁群
学习贯彻大会精神,高职思政课教师何为?一要加强创新理论学习,强化师德修养,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,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;二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,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,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,开展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,提高课堂实效性;三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加强,与学校各部门、专业课教师和社会力量协同,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,为建设教育强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学生处处长、团委书记 蔡文德
作为深耕学生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,我深刻感受到大会精神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指导意义。我将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以立德树人为核心,致力于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依托红色资源,创新思政教育形式,加强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,建设大思政课堂;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,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工作,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中,培育学生家国情怀。
教务处处长 林强文
我对职业教育发展充满信心,将紧紧围绕学校“123456”发展战略,构建“1+2+3+N”综合育人课程体系,以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核心目标;对照《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(2025—2030年)》,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,强化产教融合的力度和维度,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;抓实教师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,以教学改革项目实施,落实“五金”建设;统筹协同保障新校区启用,优化跨校区教学管理服务,助力学校实现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创新发展。
卫生健康学院院长 罗艳华
贯彻大会精神,不断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加强医学高素质、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,持续培育可堪时代大任的上手快、技能熟、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;助力构建医教、医研、医产多层次,校校、校企多主体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平台,打造区域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新模式;抓好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。
卫生健康学院副院长 王振辉
在教学管理工作中,要以大会精神为指引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,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加强与卫生健康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开展实习实训合作,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。
卫生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 徐佳佳
贯彻大会精神,深耕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一线。一是以省级标杆院系和两个样板支部培育为抓手,加强党建品牌建设。二是依托“康养创新创业项目”,探索育人新模式,推动学生团队参与技术迭代与服务运营。三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加强与百伦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,建立定向班,助力学生就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信息工程学院(集成电路学院)直属党支部书记 丁耀波
大会提出“以教育开拓科技创新前沿”,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,这与信息工程学院(集成电路学院)专业建设发展方向高度契合。我们将对标广东“双十”战略性产业集群需求,深化产教融合,加强校企合作,拓展实践基地,对接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技术下行业企业用人标准、职业岗位新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促进学生全面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信息工程学院(集成电路学院)副院长 蒋静梅
紧跟大会步伐,我们要积极推动集成电路领域的教育创新。在教学理念上,摒弃传统理论灌输模式,全力向培养学生实操与创新能力转变,让学生在实践中练就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本领。在人才培养上,紧密贴合行业需求,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,引入企业真实项目,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版图设计、封装测试等实操环节,大幅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。
思政部教师 李斯涵
结合大会精神,我认为提升课堂实效要做到以下三点:深挖本土案例,让理论“扎根岭南大地”;重构教学逻辑,促教材“对接认知脉络”;定制专业模块,使思政“点亮职业理想”。我将持续以大会精神为指引,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,真正成为助力学生成长、服务湾区发展的育人引擎。
信息工程学院(集成电路学院)辅导员 蔡曼婷
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,我认真学习了大会精神,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。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,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学生党员 成振豪
身为新时代青年,我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大使命。我会把大会精神当作行动指南,扎实提升专业素养,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,彰显青年风采,以奋斗之姿奔赴时代使命!
学生党员 邓影霞
作为一名在实习期的新媒体运营工作者,我将以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,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现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故事,注重内容质量的持续提升和用户生态的长期培育,通过建立用户成长体系、打造品牌IP等方式,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媒体运营生态。
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陈海珠
作为一名学生干部,我要努力提升专业素养,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,为将来步入社会、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打下坚实基础,不断创新工作方式,加强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,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助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