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,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提升干部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认识与担当,3月20日上午,我校开展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专题培训会,学校党委书记卓光琳,党委副书记、执行院长朱金龙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钟新波、刘永钦以及全体中层干部、各部门助理及各专业主任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朱金龙主持。
专题培训会现场
会议伊始,卓光琳传达全省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详细解读了大会提出的各项重要举措和目标任务。他指出,全体人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、内容体系、实现路径和落实举措,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建立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打造党建工作品牌。要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充分发挥属地产业优势,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,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群,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突出为谁培养人、怎样培养人,深化产教融合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,在特色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,推动学校事业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,为教育强省建设做出康大的贡献。
卓光琳传达全省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
副院长钟新波领学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和《广东省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系统解读文件内涵,详细讲解了建设教育强国、教育强省的重大意义和具体举措。他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发展实际,提出了教育强校工作的八大方面的思考,即:围绕“扩容、提质、增效”目标任务,做好年度任务分解和落实;依据《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(2025—2030年)》,提高学校关键办学能力;制定和落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;推进“创新强校工程”建设,补短板,强特色;动态调整专业设置,新增一批新工科、新医科相关的紧缺专业,做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;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,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,建立产业学院和临床学院。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、高技能人才。
教务处处长林强文领学《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(2025-2030年)》,从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、课程设置、师资队伍、实训实习、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对标对表,系统剖析我校办学现状,针对存在的短板与提升空间,提出要以“立规矩、建体系、抓落实”的工作态度,加强部门联动、协同配合,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朱金龙作总结讲话。他充分肯定本次专题培训会的成效,通过文件学习、思想研讨与行动部署,进一步凝聚我校教育改革发展共识,明确学校在教育强国、教育强省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。针对下一阶段工作,他提出三点要求:
一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,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会议和文件精神,找好、找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。各职能部门、二级学院要强化政策学习与对标落实,进一步深化对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等政策文件的系统学习,全面对标国家“五金”建设框架,梳理差距、明确路径。将政策文件学习融入日常教研活动,通过专题培训、宣讲解读等方式深化全员理解,更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二是增强工作的紧迫性,全面推进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,全面发力打开突破点。2025年既是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谋划启动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编制之年,学校面临的“扩容、提质、增效”的任务艰巨,时间紧迫,各部门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,实现各板块、各领域多点突破,为学校“十五五”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。
三是增强工作的前瞻性,立足当前,着眼未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。要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抢抓发展机遇,锚定学校未来3-5年发展目标,对标高等职业学校关键要素评估国家框架,以2027年为迎评关键期,加快专业布局优化,启动和实施职业教育“101”计划,深化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加快推进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建设,增强跨校区管理水平,全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,通过持续发力,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水平。
朱金龙作总结讲话
希望全体干部以本次学习会为新起点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拓展思路,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教育强国建设,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发展方向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,奋力谱写学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“康大答卷”!(撰稿/汤梓文 初审/汤梓文 复审/陈凤雅 终审/卓光琳)